

有毒中草藥介紹
Introduction of restricted and toxic Chinese herbal medicine.
中文名稱:蒼耳子
英文名稱:Siberian Cocklebur Fruit
英文學名: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
植物科名:菊科 Asteraceae 蒼耳屬
中文別名:蒼耳實、蒼蒼子、胡蒼子、虱馬頭、老蒼子、綿蒼浪子、青棘子、刺八裸、
搶子、癡頭婆、野茄、豬耳
蒼耳子為菊科植物蒼耳 Xanthium sibiricum Patr. 的成熟帶總苞的果實。
蒼耳全株有毒,以果實為最,毒性鮮葉大於乾葉,嫩葉大於老葉。
蒼耳子有毒,內服應用蒼耳子炮製品,且不應搗碎蒼耳子或研成粉末。
腎功能不全者禁用蒼耳子,年老體弱者及兒童慎用蒼耳子。
蒼耳子中毒症狀
服用過量或生蒼耳子12~36小時後發病,甚至更早,即可出現中毒症狀,且內服劑量與
中毒程度成正比。
中毒症狀為頭暈、頭痛、發熱、顏面潮紅、噁心、嘔吐及食慾不振,腹痛、腹瀉,懶
動、結膜充血、蕁痲疹、黃疸、肝功能減退、肝腫大、水腫、少尿、血尿。
蒼耳子慢性中毒多因初服時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而長期服用,導致蓄積中毒,引起心
肌及肝功能損害。
病情嚴重者可出現煩躁不安、終日昏沉嗜睡、昏迷、抽搐及全身陣發性痙攣、
休克、尿閉、眼瞼浮腫、胃腸道大出血、心動過緩、血壓升高、黃疸、肺水腫、肝腫
大、肝功能損害,最後肝腎衰竭、呼吸衰竭而死亡。
蒼耳子過敏反應
外敷蒼耳子可導致接觸性皮炎,表現為皮膚瘙癢,水腫性紅斑,水皰,邊界清,或見淡
紅色成片丘疹或蕁麻疹,可伴有疼痛、局部皮膚溫度增高,淋巴結腫大,發熱等。
蒼耳子的替代中藥
發散風寒,袪風濕止痛,通鼻竅: 白芷
發散風寒,通鼻竅: 辛夷花
袪風濕止痛: 防風、藳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