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澳大利亞禁用之有毒中草藥介紹
Introduction of restricted and toxic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Australia.
中藥名稱:聚合草 (Ju He Cao)
英文名稱:Common comfrey
英文學名:Symphytum Officinale
中藥別名:愛國草、友誼草、肥羊草、友益草、紫根草、康復力、西門肺草
毒性成分:雙稠吡咯西啶類肝毒性生物鹼 HPAs
聚合草有小毒,含有多種毗咯雙烷類生物鹼 ( P A S ) ,聚合草素、聚合草醇鹼、毛果
天芥萊鹼、天芥萊品、刺淩草得鹼、綠花倒提壺鹼等成分。
肝毒性吡咯烷類生物鹼 (Hepatotoxie Pyrrolizidine Alkaloids,HPAs ) 是目前已知的最
重要的植物性肝毒成分。雙稠吡咯啶生物鹼經肝臟細胞色素P450酵素激活後,其轉化
物毒性更強,能結合蛋白質、DNA及RNA,誘發急性及慢性中毒。
HPAs對肝臟損害最為嚴重,可引起肝細胞出血性壞死,肝巨細胞症及肝靜脈閉塞症
等。有的HPAs還對肺、心、腎、胰、腦等具毒性,有的還具明顯的致癌、致突變及致
畸胎作用。
慢性中毒:肺動脈高血壓、肝臟腫大、復發性腹水、肝靜脈閉塞、肝硬化、肝癌、
甚至死亡。
世界上約有3%的有花植物,即6000餘種植物含有毗咯裡西吮生物鹼 (HPA s ), 但主要
分佈於紫草科(所有屬),菊科(千裡光族及澤蘭族)及豆科的豬屎豆屬。
含HPAs的中草藥共38種,其中臨床常用或較常用的有12種。
有些種類所含HPAs不僅毒性大,且含量高,如農吉利為豆科野百合,豬屎豆為豆科植
物豬屎豆的全草及種子,千里光為菊科千里光的全草,款冬為菊科植物款冬的花蕾。
聚合草的替代中藥
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: 黃芩、馬齒莧、馬勃、水牛角、玄參、荷葉
外用治療創傷癒合: 珍珠母、赤石脂、海螵蛸、地榆、兒茶、爐甘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