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澳大利亞禁用之有毒中草藥介紹
Introduction of restricted and toxic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Australia.
中藥名稱:苦楝皮 (Ku Lian Pi) 學名:Meliae Cortex
中藥名稱:楝花 (Lian Hua) 學名:Meliae Cortex Flos
英文名稱:Chinaberry,Persian Lilac
植物科名:楝科 Meliaceae
中藥別名:苦楝、森樹、紫花樹、苦苓
毒性成分:神經毒素川楝素,全株有毒
苦楝皮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. et Zucc.或楝M. azedarach L.的乾燥樹皮
及根皮。苦楝全株有毒,尤其以未成熟果實毒性最大。有毒成份為檸檬苦素類四環三萜
苦楝含有多種苦味的三萜類成分。在根皮、幹皮中的主要苦味成分爲苦楝素
(川楝素, Toosendanin)。亦含印楝波靈 A(Nimbolin A)、
印楝波靈B(Nimbolin B)、葛杜寧(Gedunin)、苦里酮(Kulinone)、
苦内酯(Kulactone)、苦洛内酯(Kulolactone)、苦楝子三醇(Meliantriol)等。
苦楝素會使大腦皮層麻痺,因而出現迷走神經興奮、噁心嘔吐、劇烈腹痛、下痢、頭
痛、昏睡、全身無力、體溫上升、瞳孔放大、抽搐發抖、血壓下降、繼而麻痺,最終因
急性循環衰竭而死亡。
苦楝皮為毒蛋白類中草藥,可經過蒸、炒等高溫炮製處理,使毒蛋白凝固、變性,進而使毒性降低。
苦楝中毒的臨床症狀,歸類出四類器官系統的中毒現象。
第二類為心血管,如心律不整、心搏過速以及低血壓。
第三類為呼吸道,如紫紺、呼吸困難、呼吸抑制。
第四類為神經方面的不良反應,如視力模糊、複視、視力範圍下降、嘴唇麻痺、
頭暈頭痛、咀嚼或吞嚥無力、嗜睡無力、共濟失調、焦慮或痙攣發麻、甚至死亡。
苦楝皮的替代中藥
殺蟲蛔蟲: 使君子、榧子、檳榔、南瓜子、蕪夷。
行氣止痛: 雲木香、川楝子、延胡索、小茴香、荔枝核、香附